丁辛醇主要以丙烯、合成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铑和三苯基膦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低压羰基合成反应生成混合丁醛,加氢生成丁醇和辛醇。丁醇和辛醇可以在同一套装置中用羟基合成的方法生产,故称为丁辛醇。丁辛醇是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主要的下游是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溶剂、脱水剂、消泡剂、分散剂、浮选剂、石油添加剂及合成香料等。
上个世纪末,欧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丁辛醇建设布局就已经完成,消费市场饱和,于是依靠充裕的资金和成熟的技术,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投资扩张,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成为全球丁辛醇的投资热点地区。20世纪末,中国掀起羰基合成醇建设浪潮,北京化工四厂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引进建成投产7万吨/年低压液相循环铑法装置,此后齐鲁石化、吉化、大庆石化、扬子巴斯夫纷纷投产,2008年中国产能进入全球前三;2010年随着利华益、天津渤化、山东建兰的投产,中国丁辛醇产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13年鲁西、华鲁恒升、山东兖矿、东明石化、南京惠生等装置陆续投产,丁辛醇当年产能新增100多万吨,国内地方企业丁辛醇装置出现井喷式的增长,打破“两桶油”的垄断格局。但中国新建产能装置密集投放的节奏并没有就此停歇,2016年安庆曙光25万吨/年丁辛醇投产,2017年鲁西继续扩能,2018年中海壳牌、华昌、延安能化相继投产,更是将中国丁辛醇的总产能推高至500万吨/年,这相当于美国、欧洲和印度之和。目前,全球丁辛醇生产能力约1700万吨/年,中国丁辛醇产能(丁醇280万吨/年,辛醇250万吨/年)占比全球1/3的比重,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美国200万吨/年,德国180万吨/年。
从需求来看,丁辛醇主要消费区域为东北亚、北美和西欧地区,中国东北亚地区是丁辛醇最大的消费市场。丁醇主要下游是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DBP,辛醇主要下游是DOTP、DOP和丙烯酸辛酯。2022年中国正丁醇的需求开始减弱,主要缘于下游丙烯酸丁酯开工率下滑,丁醇消费量约210万吨,但产能为280万吨,产能过剩70多万吨,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出口量开始增加。随着新投放产能加大,2023年中国丁醇行业的竞争加剧。而对于辛醇而言,下游需求也相对疲软,2022年的出口量超过了过去5年的最高水平,达到7万吨。但即使中国的产能不断增加,中国仍需进口部分低成本货物满足本地需求,中东、美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因为在成本上中国的丁辛醇装置无法与这些进口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