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背景下,石化行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在4月14日召开的河南省石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表示,石化企业、化工园区要克服畏难情绪,自我加压,苦练内功,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坚定不移做好绿色低碳基础工作,把工作推向深入。
“化工行业是河南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河南省基础化工产品优势明显,农用化学品等多个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形成具有中部特色的产业基础,为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马源表示。
近年来,河南省石化业利用行业优势,在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绿色转型方面,积极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研究和碳减排工作,重点行业能效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河南省内合成氨、烧碱、纯碱等高耗能行业能耗指标较为先进,甲醇、PVC行业排名第一集团。与此同时,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立工作,绿色工厂提质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仅2022年新增化工行业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我们将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结合起来,从引进新技术、延长产业链、 发展循环经济等多个方而统筹考虑,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旭介绍,该公司已经连续十二年获得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合成氨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称号,合成氨消耗标煤,比国家能耗基准水平低24%,比国家标杆水平低12%。
河南省顺成集团致力于探索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该集团综合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低碳甲醇,每年生产11万吨甲醇,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相当于增加森林种植面积16万亩,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以创建绿色化工园区、绿色工厂、智能工厂为依托,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发展的重要环节。2022年,开发区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绿色化工园区(2022年建设期名单)”名录,成为河南省首例入选的化工园区。同时,开发区采用“一企一策、分期技改”的方法控制区内生产企业能耗水平。2022年,区内万元化工工业增加值能耗是1.87吨标准煤,低于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氧化碳化学回收利用方面,安阳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制绿色低碳甲醇联产LNG;河南中新化工有限公司利用现有生产甲醇的驰放气和低温甲醇洗放空二氧化碳,,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合成甲烷深冷分离LNG产品;心连心公司捕集利用本公司排放二氧化碳生产食品级产品,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
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要清醒地认识到,化学工业既是二氧化碳高排放行业,又是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苏东说,河南石油和化工行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门类发展完备,基础化工产品优势明显,农用化学品等多个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也存在着煤炭等能源原材料成本高、炼化能力弱,碳达峰、碳减排任务重,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等挑战。